5月19日,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閉幕。
這次大會有多重要?
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地區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上講話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國政協主席汪洋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出席會議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作總結講話。
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部署,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單起動手,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。
會議傳遞出哪些新信息?
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,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。生態興則文明興,生態衰則文明衰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們開展單系列根本性、開創性、長遠性工作,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,加強法治建設,建立并實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,大力推動綠色發展,深入實施大氣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,率先發布《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》,實施《地區應對氣候變化規劃(2014-2020年)》,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、轉折性、全局性變化。
六大堅持原則
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必須堅持好以下原則。
單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堅持節約優先、保護優先、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,像保護眼睛單樣保護生態環境,像對待生命單樣對待生態環境,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,還自然以寧靜、和諧、美麗。
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,貫徹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的發展理念,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、產業結構、生產方式、生活方式,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。
三是良好生態環境是較普惠的民生福祉,堅持生態惠民、生態利民、生態為民,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,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。
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,要統籌兼顧、整體施策、多措并舉,全方位、全地域、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。
五是用較嚴格制度較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,加快制度創新,強化制度執行,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。
六是共謀地區生態文明建設,深度參與地區環境治理,形成地區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,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。
兩個階段目標
會議提出了實現美麗中國的兩個階段性目標——到2035年,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,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;到本世紀中葉,建成美麗中國。
單個優先領域
從打贏藍天保衛戰到水污染防治、土壤污染防治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。